#自然奇观
#摄影
#人文游
#赏枫
#赏花

前言

人们对枫叶的喜爱已有很长的历史了。
早在唐代,
杜牧就写下了这样的诗句:“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
春天的红花,
虽然色彩鲜艳,
但远不如秋天枫叶,
五彩斑斓又深沉透彻。
一入秋,
整个山坡被红叶覆盖着,
火红或金黄,
在阳光的照耀下,
犹如一团团的火焰在燃烧。
枫叶,
为秋时最美,
她,以饱经风霜的磨砺,
装点漫山秋景瑰丽,
她,以片片枫叶片片情,
承之后赞美的诗句。
苏州 自古被誉为“人间天堂”,
城内有园林,城外有山水,
而秋日的 苏州 却有另一番韵味,
因为她有着最美赏枫地天 平山 。
最为特别的是,
天平枫叶在秋季经霜转黄后,
会依次呈现中黄、橙黄、曙红、血牙红、深红五种不同色彩,
称为“五彩枫”,素来享有“天平红枫甲天下”的美誉。

枫叶最美不过天平山

记得在初中时,从范仲淹《 岳阳 楼记》里读到这么一段诗句: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当时就非常震撼,这是什么样的一位高风亮节之人写出来的啊,如此大胸襟、大智慧和大慈悲,让小小年纪的我都钦佩不已。此次受朋友之邀,来到了范仲淹的故居天 平山 风景区,再次感悟了一番。
深秋时节的天 平山 非常美,用层林尽染五彩斑斓来形容真不为过,简直漂亮的不像话。虽然当天细雨霏霏乃至后面的大雨倾盆,也没能阻止大伙儿游览的步伐,天 平山 风景区不断涌进很多游客,都为了来一睹“天平红枫甲天下”的美景。
走过不少地方,见过不少秋景,很多漂亮的秋景枫景都是在一些较偏远的山林中,交通不便花费时间较长,但这样的离城市很近、交通又方便的,一座名人故居庭院式的枫叶美景,还真是头一遭所见。
这座通体由汉 白玉 建造的古牌坊,是旧时游览天 平山 的入口。牌坊为三间四柱云冠冲天式,这在等级森严的古代属于最高规格。
坊额正中镌刻着“高义园”三个遒劲大字,是清代乾隆皇帝的御笔。牌坊两侧镌刻有“乾隆十六年辛未三月十八日赐”的字样,表明它的建造时间是清乾隆十六年,也就是公元1751年,这一年乾隆皇帝首次南巡,也是首次驾临天 平山 。“高义”二字是乾隆爷对范仲淹的评语,意思是“德行高尚,合乎正义”,体现了国家最 高领 导者对范仲淹和范氏家族的褒扬。当年负责接驾的是范仲淹20世孙、天 平山 庄主人范瑶,为了铭记皇上亲临的恩宠,他专门建造了我们今天见到的这座高义坊。
现在来到的是接驾亭,顾名思义,这座亭子是范瑶为恭迎乾隆皇帝驾临天平而建。乾隆爷先后六次南巡,其中4次驾临天 平山 游览怀古。接驾亭南对高义坊,北临十景塘,御道从亭前通过,每当乾隆御驾亲临,地方官员和范氏后人都会在这里恭迎圣驾。现在亭子正中立有“天平胜迹”碑,碑文为 苏州 老一辈书法名家程可达所书。
据说接驾亭前的这条路就是当年乾隆所走的御道,民间传说在上面走一走就能沾到龙气。循着乾隆的足迹踏着古御道穿过“接驾亭”,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水平如镜的池塘,池面倒映着远山近树,这个池塘便是著名的十景塘,徜徉于十景塘边,春季可看桃,夏季可观莲,秋季可赏枫,一年四季皆有醉人景致。
十景塘中间卧着一条长堤,将整个池塘一分为二。大的那一半是荷花池,盛夏满池荷花开放,山风吹来,花香四溢,令人心旷神怡。可惜现在是一片残荷满池,期待夏日再来一见美景。
荷花池水面架有贴水平桥名“婉转桥”,共四折,长约40米左右,桥面铺设石板,两旁围以红栏木柱。在青山碧水间任人信步。在此远眺,近水远山,尽收眼底;凭栏四顾,景致各异,如在画中。
天 平山 与北宋名相范仲淹有着很深的渊源,他的列祖列宗就长眠于此。我们面前这座精致的雕龙石牌坊是范氏祖茔入口,坊额正中镌刻“范氏迁吴始祖唐柱国 丽水 府君神道”, 丽水 府君指的是范仲淹的四世祖先范隋,范氏家族从他开始迁到 苏州 定居。
北宋庆历年间,宋仁宗皇帝下旨将天 平山 赐予范仲淹家族,因此天 平山 也被称为范坟山和赐山。千年来,海内外的范氏后人都将这里视为风水宝地和家族根脉所在。
白云古刹前树立的这尊范仲淹铜像,仪态生动,形神兼备。它通体高2.8米,重3.8吨,是当代著名雕塑大师王卓予的封笔之作。由范仲淹第30世孙范国强先生捐赠,于2003年4月20日落成。
为纪念范公,天 平山 还修了“先忧后乐”牌坊,让世人铭记范公“先忧后乐”的伟大精神力量。正中横楣上镌刻着范仲淹的千古名句: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由 苏州 著名书法家顾廷龙先生手书。如今,这里也成为广大党员群众接受爱党爱国教育,举行各类宣誓仪式的场地。
白云古刹也叫白云寺,唐代宝历二年,即公元826年由 永安 和尚所建。宋庆历四年,范仲淹因牵挂天平山 祖墓,于是奏请仁宗皇帝将寺院改为“功德香火院”。宋仁宗念及范仲淹功绩卓著,钦赐天 平山 为范氏家山,并御赐“功德禅院”寺额,所以天 平山 也叫“赐山”,白云寺也就成了范氏家庙,后来屡经兴废,最终在2001年修复。
白云古刹黄墙上如今所镶嵌的碑刻,除了古代遗留的文物,还有 苏州 园林系统书法家所写的范仲淹廉政格言名句。而白云古刹正殿,现如今变成了弘扬范仲淹廉政文化的道德讲堂,定期会举办传统文化传承体验活动,
白云古刹的文化氛围十分浓厚,室内正墙由一整块汉 白玉 雕刻元代书画名家赵孟頫(fǔ)所作《范仲淹理政图》。在它的背面是大型黄柏(bǎi)木雕《范仲淹理学图》,展现了他创办 苏州 府学的开山之功。
古刹这里的木门很古朴很有特色,就想在这里拍一组人像也很不错,古门配旗袍,或许很出彩。
或动或静,或笑或思,这古朴的木门和穿旗袍的女子,真是相得益彰,模特帽帽在我的引导下,发挥得很是不错,把旗袍的韵味演绎了出来。
后期我刻意降低了饱和,然后又调亮了肤色,这样,会更能凸显古典韵味。
最为有意思的是,我们正在拍模特帽帽时,周围突然涌现了一群老法师们,争相恐后跟我们抢机位抢模特,下雨,不怕,淋湿,不怕,连相机进水也不怕了,哈哈,好吧,让个机位出来给他们好好拍几张,顺便我也拍下这份热闹。
在等那群老法师拍照时,我溜出了白云古刹随处转悠,拍了几张我很喜欢的照片,有时候不经意间拍到的景象,是跟拍美女模特不一样的感觉,用自己的眼界和意境拍出来的那种味道,又是另一种尝试吧。
古刹外细雨霏霏,那些枫叶红黄绿的枫叶经过雨水洗涤变得分外干净清亮,再配上古刹黄色的墙体,这么配合拍出来的照片真是很美,作为摄者的我都被美得感动不已,禁不住要吟诗一句,“雨打 青松青, 霜染枫叶红,风吹白云动, 万里送柔情。”
古刹亭阁,黄色的墙,青色的瓦,配以红黄的枫,给人一场视觉上的盛宴,再配上淅淅沥沥的雨滴,滴落在石板上瓦片上窗棂上的滴答声,又成为了一首空灵之乐,如此美丽的画面,如此悦耳的声音,让人真是心旷神怡。
白云古刹南侧古枫林中的这座亭子,就是著名的御碑亭了。亭子始建于唐代,当时正值大诗人白居易出游归山隐居,于是亭子得名长生亭。清代乾隆年间,因为亭中存放御碑,于是更名御碑亭。亭子是双层八角重檐,用珍贵的楠木建造,在以细腻婉约著称的 苏州 园林中,这座亭子却彰显出浓浓的皇家气派。
亭子里有座御碑,碑上有首诗:“文正本苏人,坟山祠宇新。千秋传树业,一节美敦伦。魏国真知己,夷维转后尘。天平森翠笏,正色立朝身。”通篇都是乾隆赞美范仲淹的,说范公的事业和家风流传千载,品德和气节是人们的楷模。对范仲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,可见范公在一代帝王心目中的地位。
因为雨太大,又因为我们还想继续拍人像,于是进入了翻经台的旁边楼阁。这里种满了菊花,正开得娇艳无比,粉粉的花瓣,黄黄的花蕊,看得人心生欢喜。
黄得似金,白得若雪,清淡高雅又娇媚无比,真是非常漂亮。
如此美花岂能辜负,那就叫帽帽美女再来一组人像吧。
接着前往范文正公忠烈庙,也是纪念范仲淹的祠堂,祠堂同时也和范仲淹纪念馆连在一起,可以两个一起参观了。和走进它们,就相当于穿越了时空,重访那段范仲淹先生在世时的璀璨岁月。
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改革家、文学家,字希文,谥号“文正”。谥号是古代大臣在去世后,朝廷根据其生平言行赠予的称号。对于文职官员来说,“文正”是谥号的最高级别,得到这个谥号的人,可以看做是千秋楷模。宋代319年历史上,被赐谥号的文武官员数以千计,而赐谥“文正”者,只有范仲淹、司马光等八人。清代历经296年,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也仅有刘统勋、曾国藩等八人。
范公一生清廉正直,更是做了不少为国为民的大事,从宋代开始,官方和民间纪念范仲俺的活动就非常兴盛,特别是 苏州 老百姓更是把范公奉为神明。
天 平山 还有一口好泉,也深得乾隆圣心,这就是被誉为“吴中第一水”的白云泉。说到这个名字还有个典故,乾隆一路上为沿途名泉序名已多,第一泉在 镇江 金山 ,第二泉在 无锡 惠山,第三泉就在 苏州 虎丘,当来到天 平山 ,尝过白云泉的泉水后,泉水甘冽,深感水质胜于前而名却于后不太公平。皇帝乃金口玉言,说一不二,前面诸泉既已排上序列,就不便更改了。若循序而号白云泉为第四泉,就有损泉味,名实不符。思索良久,实无奈何,就只好作罢,没有给它按顺序排号。这事儿一直在乾隆心中是个遗憾。
乾隆皇上把纪晓岚叫到身边来,把以前之事说了一遍,然后问道:"白云泉的序列,当怎样名号才好?"纪晓岚是何等聪明,立刻想出办法,向乾隆奏道:"圣上何不以水号之?"乾隆一听这话,立刻圣聪开启,欣然提笔,题下了"吴中第一水",几个大字。命人凿于泉旁石壁之上,随释解了久积在皇上心中的块垒。
因为有这一口好泉,故而因此而生有了一个白云泉茶室,专为游客提供泉水品尝。
茶室清幽静谧,坐在窗前喝上一口泉水小憩,再欣赏窗外的枫景,实在是一件惬意之事。
茶室外面就是 龙门 一线天,登山路程第一站,就是具有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之险的“ 龙门 ”,也是登山必经之路。 龙门 中间有一狭窄的上山 通道 ,人行其中,抬头仅见蓝天一线,故名一线天。
其石缝间,蜿蜒而上,延伸着整整二十九级石磴,逶迤如波浪起伏。因山上有一形似龙头的巨石,当地百姓又称此为“ 龙门 在望”,寓意由此上山,便有跳 龙门 、交好运的机会。
为了这个好兆头,登山的人实在太多,下着中雨也不能阻断这些人的步伐。于是我们没有再往前,而是去了枫叶最多最美的湖边。
天 平山 景区,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古色古香的枫树林。天 平山 素有“天平红枫甲天下”的美誉,与 北京 香山、 南京 栖霞 山、 湖南 长沙 岳麓山 并为 中国 四大赏枫胜地。
天 平山 的古枫树为明朝万历年间,范仲淹第十七世孙范允临从 福建 带回所植,距今已有四百多年。
现存的这些古枫树,主干大多高达二三十米,有的树要两三人才能合抱。
这些饱经沧桑的古枫树,有的根部盘突,树干上生出许多奇形怪状的“瘤子”;有的树干曲虬翻腾,如行云卷雾,有的蜿蜒如龙,冠陈云霄;有的曲枝四展,气势开张,构成了一幅幅“古枫万姿图”。
这些看似垂垂老矣的古枫树,却都依然生机勃勃。到了夏天,枝叶繁茂如盖;秋末冬初,枫叶经低温和霜染,先后呈现出青、黄、橙、红、紫五色,号称“五彩枫”。
“华堂易构,古木难求”,天 平山 景区拥有 苏州 市区四分之一的古树,以古枫为代表的天平红枫是景区独特的自然胜景。
每年深秋,天 平山 下游人如织,四方游人都来争睹“五彩红枫”、“万丈红霞”的旖旎景观。
枫叶的美丽可以让人神采飞扬,而古刹亭阁的沉静又能让人涌现雅韵,所以不管雨有多大,也没能阻止游客的热情,而且连去屋檐下躲雨的都少,大家都在枫叶树下流连忘返,拍枫拍人不亦乐乎。
天 平山 这里多元化的景致,
不仅可以让人欣赏一场枫的盛宴,
拍一组很雅的照片,还能洗涤一次心的凡尘.,
天 平山 ,
期待明年再次相会。
【作者介绍】
本人微博@ 蓝田 玉烟-徐爽
爱折腾的我做过公职人员,做过影楼摄影师,做过电影剧照师,视频花絮等等一系列的工作,而爱旅行、爱摄影、爱分享的我现在做职业旅行自媒体、多家旅行网站签约旅行体验师。
我的足迹除了全国各地外,还去过几十个国家,,如 加拿大 、 泰国 、 日本 、 柬埔寨 、 越南 、 斯里兰卡 、 印度尼西亚 等等。如果您看到这篇游记,希望您能关注我,有机会我们一起去旅行。
【摄影器材】
尼康D810 ,镜头尼克尔24-70 f/2.8L,105定 f/2.8L
无人机:DJI 御air
【行程安排】
苏州 —天 平山 赏枫— 木渎 古镇— 苏州 
【行程前准备】
1、尽量少带现金,贵重物品保管好。现在技术十分发达,刷卡结账依然成为了一种常态。因此在外旅行尽量选择少带现金。但是少带现金不等于不带现金,不然万一景点景区没有刷卡机就惨了。同时外出旅行,相机、电脑等贵重物品尽量不离身,妥善保管。
2、车票类:确定好出行时间,提前选择出行的交通工具,飞机还是火车,最好下载个出行app,这样订票更方便一些。
3、数码类: 单反相机,手机,笔记本电脑,移动硬盘,充电器,移动电源,插线板。
4、 出门看好天气,最好要选天气晴朗的日子,我们来的两天天气并不是太好,一直下雨,所幸还是努力拍摄和调色下出了好看的照片,雨天的天 平山 也同样美丽,有着另一种风情。
5、若是自驾游,提前确定路线。
【关于交通】
建议自驾或打车最方便,从 苏州 站打车到天 平山 需35元左右。
公交线路:地铁2号线 → 地铁1号线,全程约15.9公里
1、从 苏州 火车站乘坐地铁2号线,经过3站, 到达广 济南 路站
2、步行约80米,换乘地铁1号线
3、乘坐地铁1号线,经过9站, 到达 木渎 站
4、步行约2.4公里,到达天 平山

本游记著作权归@蓝田玉烟所有,转载请联系作者!